欢迎来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注册  |  登录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专家委员会 专业人才库 人才测评 企业招聘 培训动态 培训服务 证书查询 高校招聘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热门资讯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做好留学人才 

· 中国需提升人才全球配置能力 

· 新时代 留学人才大有可为 

· [职通车]天津人才新政6天落户58 

· 【图解】习近平引领加快建设创新型 

· 新起点,开启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 吸引海 

· 全国高技能领军人才座谈会在北海举 

· 【职通车】京沪入局“升级版”人才 

· 天津进一步升级人才“绿卡”服务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者论述 > 专家支招如何吸引国际英才

专家支招如何吸引国际英才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7-11-03 11:09:59   浏览:2489次  字号: [大] [中] [小] [收藏]
内容摘要: 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确实是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的新问题。

千人计划网

  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各国将有意愿和中华文化实现交流融合,将有大量师生来中国学习交流中国的发展经验,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这是10月22日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展望中的中国教育。

  此番景象确实让人心向往之,但如何实现陈宝生提及的这一目标却是个“大课题”。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特别是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在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辉耀是人才研究的专家,在此前召开的东沙湖论坛上,他所作的《全球化的国际人才竞争力与中国发展》主题演讲,呼吁我国应该敞开怀抱、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留学生,并将他们中的佼佼者留下来,引起在场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确实,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确实是发展中的中国面临的新问题。

  国际人才的储备不足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争取人才的故事广为传播。前有汉唐盛世,各国人才齐聚长安,后有“西学东渐”为我们带来现代科学的新气象,再后来更有不少优秀的国外科学家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人才很重要”,“只有有了优秀的人,才能办漂亮的事”这些观念已经印入每个中国人的认知中,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

  现在的我们,一提到全球人才为我所用就不得不提到美国——多年来,美国吸引全球无数最优秀学生前去求学、就业;提到美国就不得不提到硅谷——硅谷外来人口达到50%,网罗了来自全世界的顶尖人才。

  王辉耀说,按照全球化智库(CCG)和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联合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15》,中国的国际人口比例是全世界较低的,只有不到1%,而发达国家移民占比大多超过10%。CCG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也指出,中国来华留学生占比较低,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生数量达到54.45万人,来华留学生44.2万人,但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出国留学生是当年新增数量,而来华留学生数量是当年在华留学学生的累计数量,其中读学位的学生也只有21万,还不到一半。同时,来华留学(课程)生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

  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他和同事们对高校调研,来华留学生数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要少很多,我国现有40多万留学生,读学位的只有20多万,只占我国大学生数量的1%不到。但我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已经占到美国留学生的将近40%。2011年,中国在美国的博士毕业生,留在美国的比例高达85%。这些年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大部分的理工科的博士还是留在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学生去美国等地留学不仅有高昂的学费,更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筛选,最后去的基本都是高层次人才。而中国对于留学生来华缺少相应的专业测试,选拔体系并不完善,造成一些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虽然人数众多,但并不是国内最优秀的。

  在王辉耀看来,留学生数量、质量不足,国际人才的储备就会不足,这不利于我们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他说:“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中国要深入参与全球化发展,都需要国际人才,同时国际人才的引进也会带动国内市场的发展,比尔盖茨就曾经说过一个外国人才可以带动4个美国本土人才的配套,这个道理对我们同样成立。”

  留学生来的少,问题在哪儿

  我国发展迅速、机会多多,为什么吸引不来国际人才?国外的孔子学院挤满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中国人,为什么留学生比例这么低?

  “不是不想来,而是想来却不容易进来,不是不想留,而是来了也不容易留下。”洪文说。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对外国留学生来华有较多限制,签证和学习机会都不容易获得,比如过去很多年里,我们要求留学生先回国工作两年才能来中国实习和工作。更不要说获得中国绿卡。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许多人拦在了门外。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英文课程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不是纳入学生管理体系,而是外事管理体系,将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分开来。这种把留学生单独圈起来,与留学生们了解中国、融入中国的初衷相违背。

  “这是非常不利于吸引留学生来华的。”王辉耀强调说。

  他表示,大学的课程、师资、管理让留学生来华变得不容易,而对于那些有意愿来甚至已经来中国工作的国外优秀人才,他们的境遇似乎不会比留学生面临的情况更好。“工作签证、居留许可、子女教育等问题,一度困扰着来华长期工作的外国专家。这是影响我国高校的国际师资比例低于1%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国际人才政策管理相对分散,亟须通过整合等方式建立专门的国际人才管理机构。”在王辉耀看来,国际师资比例低会让来华的留学生变得更少。

  瞄准“高精尖”,我国应广发“求贤令”

  情况正在往好的方向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部门和地方都在不断完善引进外国人才体制机制,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在10月22日的十九大新闻发布会上,陈宝生总结过去的五年是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的五年。他总结说,现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有4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还有,我们在140多个国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学院,1000多所中小学课堂,对汉语教学、中华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王辉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两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多地开始出台“欢迎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工作”的相关政策。对全国范围来说,也有不少政策出台,2015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2016年两办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对外国人永久居留作出了明确指示,并指出要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职能整合,进一步完善国家移民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配置,统一承担制定永久居留政策、实施受理审批和开展日常服务管理等职能。外国人就业许可方面,2015年12月,国务院审改办决定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2016年10月起,全国10个地区展开试点。紧接着,国家外专局、人社部、外交部和公安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的通知》,并在2017年4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被认为是我国发出的“求贤令”——希望全世界英才齐聚中国,参与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中来。“目前来看,还不够”,王辉耀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觉得,中国在来华留学的宣传推广上做得还远远不够,为来华留学生服务的中介机构也不够发达。“政策需要落实,相关的推广和宣传也要做起来。”他强调说。

  “国际人才的引进应该是有层次的,特别是对高校来说,一方面要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工作,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壮大国际师资队伍,瞄准高精尖领域的国际人才,请他们到中国来任教、科研。”洪文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申请吸纳国际人才的资质,未来可能会有可喜的变化。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委员会 | 专业人才库 | 人才评测 | 企业招聘 | 培训动态 | 培训服务 | 证书查询 | 合作联盟 | 最新公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联系电话:  010-83687696   传真:010-83687696 邮箱:rczlyjs@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88号  邮编:100070   法律顾问:邓小华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学术探讨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着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