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注册  |  登录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专家委员会 专业人才库 人才测评 企业招聘 培训动态 培训服务 证书查询 高校招聘 最新公告 联系我们

  热门资讯

·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做好留学人才 

· 中国需提升人才全球配置能力 

· 新时代 留学人才大有可为 

· [职通车]天津人才新政6天落户58 

· 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 吸引海 

· 【图解】习近平引领加快建设创新型 

· 新起点,开启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全国高技能领军人才座谈会在北海举 

· 【职通车】京沪入局“升级版”人才 

· 天津进一步升级人才“绿卡”服务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力资源开发 > 孙锐:如何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

孙锐:如何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

来源:中国人才,2018 年第4期   发布时间: 2018-05-23 09:00:23   浏览:2129次  字号: [大] [中] [小] [收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一战略资源是为了支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及其一系列相关战略行动。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人才竞争总是与国家竞争相伴而生的,人才竞争最终是为了科技竞争、产业竞争和发展竞争。不论对一个地区,还是对一个国家,提升人才竞争力都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首要目标之一。而如何提升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建立人才制度优势: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国家逻辑

当前,全国主要区域中心城市纷纷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积极加入“抢才”大战。但是,从“人才吸引力”到“人才竞争力”,中间还有一片“达尔文之海”需要跨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最终是为了使用人才、发展人才,让人才尽显其能,让人才创造价值,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我们评价一个区域人才工作做得如何时,在看人才总量、结构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看区域人才效能。人才效能很重要,它是指区域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它体现和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区域的人才资源的竞争能力。而“人才竞争力”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才战略和人才工作成效的基本判据。

那么在国家层面上,提升“人才竞争力”我们是遵循怎样一个逻辑呢?根据全国人才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人才总量已达到1.75亿,包括科技人才总量,我们都已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素质不一定很高,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19.9%,发达国家在30%至60%之间;高技能人才占比是27.3%,而发达国家在35%至60%之间。我们的人才的贡献率为33.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50%至70%。我国关键技术上对外依存度高达50%,高端产品开发70%技术要靠外援技术。我们科技论文虽多,专利数量虽多,但转化率低于20%,产业化率不到5%,被世界公认权威专利局授权的三方专利少,2015年还达不到韩国的数量。这就反映出一个状况,就是我国是“人才大国”,还不是“人才强国”,人才队伍“大而不强”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而这个“强”,其核心意涵是我国人才竞争力还不够强。

那么我们怎么办,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人才竞争力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党的十八大指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以看出,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国家逻辑和路径是,通过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就是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进一步增强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以达到增强人才竞争力的目标。也即:国家人才工作形成这样一个逻辑,通过增强人才制度竞争力,在人才“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提升人才队伍竞争力,从而从世界人才大国,迈向世界人才强国。

2.布局人才改革试验区:实现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点上突破

在推动全国面上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的同时,相关部门结合国家战略落地,布局建设了若干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的是通过人才政策创新和先行先试,进一步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打造国家人才发展的增长极,实现人才竞争力提升的点上突破和带动辐射,为全国人才发展提供经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国家和相关部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权的下放问题。当前,我国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都是围绕重点园区、基地开展建设的。笔者近期参与的全国人才工作评估调研表明:人才改革试验区聚焦于引进、使用和激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在签证居留、资质互认、科技金融、股权激励、平台搭建、税收支持、生活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为人才优先发展提供了特别支撑,在提升人才竞争力水平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这其中,北京中关村作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大力集聚国际顶尖人才,全面盘活人财物,构建新型科研机构,推进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人才高地竞争当中谋得一席之地。现在他们正在加紧谋划“国际人才港”建设方案,健全海外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推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集聚海外人才“类海外”环境,力图在构建国际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方面有所突破。据长城战略研究所统计,2016年全球共涌现326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硅谷87家,中关村占到71家,成为全国独角兽企业的两大集聚地。

此外,作为第二个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在推动粤港澳人才合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南沙实施高端人才卡服务制度,重奖高端领军人才和重点发展领域急需人才;深圳前海对认定的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超过15%部分给予财政补贴,先后引进香港10多类专业人士执业从业;珠海横琴实施港澳居民个税差额补贴办法,推动珠海-澳门旅游职业资质互认。其中,深圳前海重点发展的人才群体是现代金融等四大现代服务产业高端人才,并构建了相对竞争优势,在人才工作上与中关村实现了错位布局和错位竞争。

在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下,上海张江、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江苏苏南、安徽合芜蚌、福建平潭、山东济莱、吉林长春、武汉东湖、苏州新加坡园区、包头稀土高新区等一大批地方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点上开花”。目前,一个以点带面,通过人才改革试验区“点上突破”,获得经验,再“面上推广”的崭新局面正在形成。作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人才改革试验区发挥了提升人才竞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

3.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健全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重要趋势

当前,全国主要城市引进的人才对象主要是高科技人才,所发展的产业都是高科技产业。造成同质化人才竞争,各地拼资源、拼资金、拼待遇,相互伤害,陷入整体困境。如何破除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比拼和同质化竞争争夺人才的不良循环,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子”和各类人才真正发挥作用的“能动场”,有效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近期,中关村、硅谷等发展的实践表明,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区域高质量人才发展环境构造的核心表征,是推动区域持续创新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是真正集聚人才、感召人才、发展人才,并使人才能够发挥创新能动作用的关键“吸引子”。

当前的关键人才竞争,不再是人才数量的比拼,而是人才发展的竞争、人才作用发挥和人才创造价值的竞争。换句话说,当前地方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发展生态系统(构建)的竞争。各区域各地方要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创业链有机融合,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点上突破,就要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自然禀赋、资源积累和独特环境,打造将会产生人才感召力、承载力和集聚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近年来,中关村对标硅谷发展,围绕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由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的原创技术、多层次合作平台、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社会与科技中介、创新文化等六大要素构成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充分营造各类产业要素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人才发展生态有机体系,促进创新资源有效聚合、优化配置和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中关村集聚了百度、小米、搜狐等大量领军型公司和新兴中小科技创业企业,这些“有拼劲”的企业在人才选择上更重视“真本事”,即人才的技术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论初出茅庐的优秀毕业生或是海外高端人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位置。科教资源、创新资源丰富的区域创新体系,带动了大量天使投资、创新孵化器、新的高端人才向这里汇聚。特别是中关村产生了数十家家新型社会组织,整合110多家社会组织的创新要素,为人才联合创制技术标准、协同攻关核心技术搭建平台。北京生命研究所作为新型科研机构的典型代表,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才管理体制,取得了国际为之瞩目的前沿成果。中关村各类人才生态要素互相交叉、协同、分享,带来了整合和溢出效应,形成了跨界融合,源源不断催生出更多新创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中关村的人才生态系统,以创新创业为核心,有领军企业大树,有新生企业小苗,也不断有衰老和落伍的企业死去,形成了深厚的“腐殖质层”。这腐殖质层又不断催生新的“种子”,持续断枝、生根、发芽,生生不息,遇到合适的阳光雨露就跨界跨境延伸。

4. 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首先,构造区域人才交互网络。构建生态化的人才创新创业系统,要着力消除体系内不同主体间的“孤岛问题”,构建由政府部门、高校与科研院所、产业与投资人、各类中介机构、非正式社区组织等有机融合的生态体系。通过建立以“人才”为中心的网络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区域开放创新环境,增强各创新主体/客体的交互性、协同性、适配性、嵌入性,建立国际化创意交换社区、知识社区、人才社区,推动市场、政府和社会资源有机互动,创意、创新与创业活动有机萌发,形成有利于人才—区域—产业要素紧密融合、协同配置、迭代进化的开放式集群发展系统。大数据技术带来了重要的机会。

其次,提高市场化发展水平。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就要提高人才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形成市场化内在驱动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法治环境,让人才吸引人才,让生态吸引人才,充分利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晶核凝聚”作用,有效带动主辅人才有机集聚,不断延伸区域人才网络链条,推动区域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此,要进一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推动政府角色从“前台导演”向“后台服务”转变,定位于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提供公共服务、实施监督保障等角色职能。其次,要大力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人才中介和科技服务机构,进一步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强化“市场”和“社会”在构建现代人才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的国际化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再次,要构建创新的区域人才诚信惩戒系统和区域人才发展法治体系,包括企业信用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统一征信、评信、用信体系,打造透明、公开、公正的国际化诚信环境和人才法治环境。这也是汇聚国际一流人才的重要“吸引因子”。

再次,提高人才国际化程度。当前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形成,与以往很大一点不同就是要开放思维、开放视野、开放胸怀,吸引不同门类、文化、国别的优秀人才,提高国际化水平,形成区域异质互补、合作增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例如美国硅谷,就是一个各国精锐、各色人等的汇合之地, 58%的大学以上从业人员来自全球 ,外国出生人口37.4%,中国出生者占14%,在硅谷的7000多家电子及软件公司中,有2775家公司由华裔或印度裔工程师主持研发。此外,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37%的人员来自全球,香港科技大学作为亚洲顶尖大学国际师资达到了85%。相较之下,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对国际一流人才引进力度还不够。北上广深是我们国际化程度较高之地,但在这样的大城市里外国人口还不到0.5%。2015年中关村外籍从业人员为8533人,占从业人员比重不足0.4%。苏州新加坡园区工作的外国籍和台港澳人才5505人,占1%。上海市常住人口外国人占比低于0.7%。这个问题是全局性问题。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要在吸引海外国际化人才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努力探索海外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超常规措施,打造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高端机构、平台,推动跨国产业精英的无障碍居住、社区融入与国际流动。

最后,要完善生态化环境。高质化的创新创业集聚区从本质上讲应该是生态化、嵌入式的,而不是机械式的。生态化系统有几个基本特征,如多元构成、彼此链条、优胜劣汰等。不仅要有高科技企业,更需要中介机构,社会组织、文化娱乐、休闲养场所等,增加“社会资本”的作用途径。调研表明,人才集聚非常关注迁入地的教育水平、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体系等环境保障因素等,在这方面深圳正在抓紧构建与国际医疗保险体系接轨的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制度。还有,工作地的气候、环境、社会文化差距、公共政策、社会管理水平等也会影响人才集聚和人才竞争力的提升。上述因素可以称为人才集聚的“保健因素”,所谓“保健因素”是指这些因素不具备会带来人才不满意,而具备了这些因素,却不一定带来更多的满意度或人才激励效应。这对区域人才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为此,各地区要结合自身自然禀赋、优势积累和独特资源,努力构建中介服务繁荣发展,人才市场内外联通,制度保障完善透明,生活方式多元相容,高端人才群居群乐的社区发展新模式,以及人才发展、城市生活、区域文化和社区网络融合一体的人才集聚开放新体系,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更加包容和互利共生的人才涵养环境。

总体而言,地方人才工作和人才战略实施要做到“三贴近、一服务”:贴近产业、贴近行业、贴近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中心工作,不断健全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只有这样,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才能真正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服务和支撑。

(作者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委员会 | 专业人才库 | 人才评测 | 企业招聘 | 培训动态 | 培训服务 | 证书查询 | 合作联盟 | 最新公告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战略研究所  联系电话:  010-83687696   传真:010-83687696 邮箱:rczlyjs@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88号  邮编:100070   法律顾问:邓小华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学术探讨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着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